在學習的路上多多少少都會聽到有人說要看KD指標,可是KD指標是什麼又跟投資有什麼關西呢?
我當初學習的時候跟大家一樣也是都不了解,只聽前輩說一定要看KD看KD,聽得一頭霧水
這邊就跟者小編一起學習到底KD是什麼?又該怎麼去看怎麼運用呢?
KD 指標是什麼?
KD 指標又稱隨機指標( Stochastic Oscillator ),是由 K 值跟 D 值所組成的兩條線圖,常聽到的黃金交叉、死亡交叉就是指 KD 指標
是 George C. Lane 在 1957 年原創的
KD指標是使用RSV的加權移動平均來計算的,RSV數據表達的是「與最近9天相比,今天的股價是強還是弱?」
而KD數值越高代表個股的收盤價接近最近幾天的最高價,反之KD數值越低代表個股的收盤價接近最近幾天的最低價
K值計算方式
K值 是RSV 和前一日的 K值的加權平均
K = 2/3 X (昨日K值) + 1/3 X (今日RSV)
D值計算方式
D值 是K值 和前一日的D值的加權平均
D = 2/3 X (昨日D值) + 1/3 X (今日K值)
RSV 是什麼?
RSV(Raw Stochastic Value)的中文叫「未成熟隨機值」,其意義是「以最近 N 天為基準,今天的股價是強還是弱」
RSV計算方式
(今日收盤價 - 最近九天的最低價)/(最近九天的最高價 - 最近九天最低價)
計算天數的部分,比較常見的是以 9 天、 14 天來比較,要設定多少天數則是根據個人操作周期,
以 9 天為例:就是把「 9 天內的股價總波動」當分母,「當天收盤價」跟 「9 天內最低價」的差 當作分子,
衡量當天收盤價在這 9 天內來說,股價是強勢還是弱勢
什麼是 K 值、D 值?
不論是 K 值 還是 D 值,都代表股價變化速度,差別在變化速度快還慢也都是介於 0 ~ 100 之間的數值
K值
K 值為「快速平均值」,又稱快線
以公式來看就知道,今天的 K 值是把昨天的 K 值和今天的 RSV 加權平均的結果,所以對股價變化的反應較靈敏、快速
D值
D 值為「慢速平均值」,又稱慢線
以公式來看就知道,今天的 D 值是把昨天 D 值和今天的 K 值再加權平均一次的結果,經過兩次平均後,今天股價對 D 值的影響就比較小,所以 D值對股價變化的反應較不靈敏
K、D值的關係
由於KD值可以靈敏地反映價格變化所以一般而言
KD值>80表示高檔鈍化 股價表現強勢,再上漲機率高
KD值<20則表示低檔鈍化 股價表現弱勢,下跌機率高
KD 值判斷「買賣時機」
一般 K 值與 D 值雖然朝向同一個趨勢發展,但 K 值波動會比 D 值大,所以當 K 值與 D 值交叉時,就會產生比較明確的買進或賣出的訊號
KD 黃金交叉:當 K 值 由下往上 突破 D 值,建議買進做多
KD 死亡交叉:當 K 值 由上往下 跌破 D 值時,建議賣出做空

KD 值判斷「市場行情」
KD 值除了可以判斷買賣訊號,還可以客觀的表現市場過熱或過冷,判斷市場行情時要使用 D 值的數據
D > 80:超買區
當 D 值 > 80,為高檔超買訊號,代表多頭強勢,市場過熱,隨時可能回檔或下跌
D < 20:超賣區
當 D 值 < 20,為低檔超賣訊號,代表空頭強勢,市場過冷,隨時可能反彈或回升
D = 50:多空平衡
D = 50:多空平衡
D > 50:多頭佔上風
D < 50:空頭佔上風
KD 鈍化是什麼?
KD 鈍化是指 KD 值「一直」處在高檔區( > 80)或低檔區( < 20)區。前者稱為「高檔鈍化」,後者稱為「低檔鈍化」
KD 鈍化重點在於「鈍化區」出現的,KD 黃金交叉 和 死亡交叉 的訊號,通常會規避掉這些訊號不做任何動作,因為認為難以判斷相對高低
使用 KD 指標 的注意事項
短線上容易雜訊
KD 指標之所以被廣為運用,在於它涵蓋了一定時間內最高價與最低價的概念,因此可以很靈敏地反映出價格的變化
但也因為「參數小」反映過於靈敏,所以短線上容易有許多雜訊產生
訊號過於頻繁,容易有騙線狀況
如果只看日 KD,訊號過於頻繁,容易有騙線的狀況,從不同週期看 KD,並搭配其他技術指標,才能找出真正的進場點